今天的主题——小吊梨汤↓↓↓ 初看“小吊梨汤”,还纳闷呢,梨汤倒是知道了,可小吊是什么意思呢? 原来小吊指的是一种铜制提吊,旧时作为称量梨汤的器皿,一吊就是一壶,半吊就是半壶,因此得名“小吊梨汤”。 作为老北京城秋冬季的常备甜汤,小吊梨汤以前是戏院的必备之物,熬得浓浓的,透着淡淡的琥珀色,先喝一口润喉,再喝一口暖胃,喝完浑身舒坦。 最近北方已入秋,天干物燥的,Fanty正想方试法对付这猝不及防的干燥,小伙伴也跟我一起,来一吊梨汤润润吧↓↓↓ 试过了所有的错,才把美味呈现给你,做不做就看你了~~
银耳用半小时泡发,洗净,尽量撕小块。 ▶用手尽量将银耳撕小块,可以更快地煮出胶质
秋月梨用盐搓洗表皮,然后将皮肉分开,梨肉切小块,梨皮留用
奶锅中加入600ml水,加入银耳先煮20分钟。 ▶银耳需要时间煮出胶质,单独先煮20分钟
然后加入梨肉、梨皮、枸杞子、冰糖、陈皮,加入没过所有食材的清水,大火煮开后,小火炖30分钟。 ▶传统的小吊梨汤里加的是话梅,Fanty改用陈皮,味道也非常不错,记得陈皮要刮去内里的白色橘络,才不会发苦
炖至梨汤呈琥珀色,汤汁略带稠度,却不粘腻,就搞定啦,是不是很简单? ▶过程中如果汤汁蒸发,可以加入热水
起锅之前挑出梨皮,就可以享用了
传统的小吊梨汤用的是雪花梨和话梅,Fanty改用了秋月梨和陈皮,味道也都非常不错,小伙伴都可以试试
另外梨汤之所以称为汤,它并不像银耳羹那么粘稠,而是比较润滑的汁水状,润喉效果更好
好了,吃货小伙伴,可以动手了,接下来,就看你的了~~